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8月16日 星期六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社會萬象> 新加坡少年義工團 假期佛光山當義工學習面對挑戰

社會萬象

字級

新加坡少年義工團 假期佛光山當義工學習面對挑戰

【人間社 李生鳳 高雄大樹報導】 2024-12-02
年年組團回佛光山當義工的新加坡佛光山少年義工團,今年一行共40人再度前來,運用學校假期期間做義工服務,年齡13到17歲。自11月30日至12月6日期間,承擔雲居樓行堂、洗碗工作,相當挑戰。11月29日抵達當天,大家前往禮拜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,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於如來殿梯型會議室與大家接心。

慧傳法師以其著作《慧心傳道覺有情》中的篇章〈以法為會的窺探〉,當中提到「擔任義工,改變習氣」,敘述的就是每年都有一群新加坡、馬來西亞的青少年擔任義工,儘管辛苦,還要適應佛門規矩,但也從中有了深刻體會。星雲大師說過「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」,但也要「做萬種事,結萬種緣」。大家必須一早去行堂,和平常的生活步調完全不同,為了大眾,必須打破既定的行為習慣,能夠突破,生命就會有所不同。

國際佛光會新加坡協會副會長呂美成說,他的三個孩子都在佛光山長大,自己也從事教育,很認同大師的教育理念。多年來這群少年義工有的已為人父母,感謝有這因緣成長。現在的孩子已經沒有刻苦耐勞的環境,然而成長中總會遇到挫折,必須要有力量突破,這在課本上都是學不到的。

黃苡珊去年第一次到佛光山當義工,發現自己結了很多緣,幫助很多人,克服許多挑戰,性格也變得更好,很有成就感。因此發願,今年無論如何都要爭取前來。

第一次參加的許銨娜表示,聆聽朋友們在當義工的感想後,讓他也想體驗為人服務,充分運用假期行三好、四給,印證大師說的「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」。

陳意璇曾經是年紀最小的義工,發願每年都要回山服務。雖然辛苦但學到很多,所以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當義工的機會。

義工老師廖杰勝說,最重要的是體會集體創作,在服務奉獻中成就他人,實現自我。當義工5年,始終秉持這個信念。第一次前來的義工老師陳巧慧分享,被這群少年義工深深感動,很感謝有此機會成就萬種緣。

少年義工團輔導法師知海法師表示,這段期間,大家不能使用手機,每日都要工作檢討,準時集合,以團體為先。

14歲的姚博勛和16歲的許臣頡都是第一次前來,姚博勛認為當義工可以和更多結緣,行堂是在服務大眾,大家在這過程中學習合作、絕不放棄,以及遇到突發狀況,在很有壓力的情況下學習解決問題。許臣頡和朋友一起前來當義工,認為自己應該多修福報。在此學習如何行堂和過堂,行堂是替人服務,反應要快,大家互相幫忙。過堂就像是學做人,坐姿端正,有禮貌的吃飯,這都是全新的體驗。
12345678910第1 / 255頁
追蹤我們